• 時政
  • 地方
  • 法治
  • 經濟
  • 銀行
  • 股票
  • 產業
  • 汽車
  • 酒業
  • 旅游
  • 體育
  • 創業
  • 共青團
  • 圖片
  • 城市
  • 專題
  • 要聞
  • 環保
  • 財經
  • 基金
  • 證券
  • 教育
  • 能源
  • 訪談
  • 文化
  • 科技
  • 輿情
  • 視頻
  • 房產
  • 企業
  • 大宗商品
  • 書畫
  • 食品
  • 家居
  • 廣告
  • 健康
  • 資訊
  • 公益
  • 民生
  • 手機
  • 網評
  • 理論
  • 黨史
  • 讀書
  • 時尚
  • 傳媒
  • 生活
  • 服務
  • 綜合
  • 商訊
  • 醫療
  • 育兒
  • 消防
  • 生態
  • 大數據
  • 物聯
  • 體育
  • 創投
中國產經新聞網 財經

智能物流加速布局 未來將重塑城市空間格局

2018-11-06 10:06 來源:中國產經新聞

本報記者 趙碧報道

今年第十個雙十一即將到來,在電商成交量每年都跨越式增長的同時,物流行業也在加速發展。

幾年前的雙十一,曾經一度發生過下單一個月快遞都沒有送達的情況,給商家和消費者都造成很大困擾。現如今,為解決這個問題,電商和物流公司開始借助強大的智能科技,發展智能物流,讓貨品更加快速安全地到達消費者手中。

互聯網巨頭也在加速布局智能物流,壯大物流行業。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,為物流行業賦予了更好的發展潛力,加快傳統物流向智能物流的轉變。

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、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劉秉鐮認為,物流業發展呈現新模式、新技術、新特征、新格局四大變化。在模式上,企業需要了解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可能對未來物流業和服務對象產生的沖擊。在技術上,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了物流業創新升級,新一代立體化、智能化物流體系正加快形成。在特征上,產業融合與資源共享越來越明顯。在格局上,物流業正加速升級并完善空間布局,提供更多智能服務和組織模式,不斷對外開放。

提速降本 智能物流布局加快

近兩年智能物流的發展速度非常快。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國智能物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2016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約為2669億元,同比增長21%,到2025年有望超過萬億元,市場潛力巨大。

在這種情況下,不僅是物流行業,包括阿里巴巴和京東這樣的電商,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都在加速布局智能物流。

記者梳理發現,今年7月4日,百度宣布,將與中國最大的商用車智慧服務平臺——獅橋展開深度合作,同時聯合各界開發者與主機廠開發智能駕駛貨車,共同建設干線物流運營解決方案。同一日,蘇寧物流與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聯合宣布,將加速落地物流自動駕駛技術,在2020年實現末端配送的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的規模化量產。

背靠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也在加速行進。為提升配送效率,菜鳥不斷推出包括菜鳥無人車、無人機、菜鳥快遞塔、菜鳥驛站智能柜、菜鳥小盒等系列智能黑科技,提供從最后1000米到最后0米的全面解決方案。

京東方面則是在今年夏季與德邦快遞合作,德邦快遞將依托京東智慧采購體系展開低值易耗品采購、定制化集中采購等系列合作,通過引入京東的基礎設施管理經驗和技術及服務實現德邦快遞的“降本增效”。

相關人士指出,第三方物流興起以后,我國物流成本降低了5%,通過流程優化組合以后,物流成本降低了5%-10%,通過創新技術應用,物流成本可能降低10%-20%,隨著智慧物流的應用,降本效果會更好。

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向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分析道,巨頭加快布局智能物流,一則是市場形勢所逼。大數據及物聯網環境下物流市場,人、車、貨、倉等都將數字化,而互聯互通的大數據將導流物流更精準高效。不能打通數字流的物流企業或將淪為服務孤島,因不具備精準、高效物流能力或被市場拋棄。二則,經濟處于下行調整周期,而在經濟下行周期環境下,物流數字化、智能化變革的阻力要比經濟上行趨勢下的阻力小。

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向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表示,我國適齡勞動人口減少,人口紅利下降,再加上物流行業屬于傳統的勞動力密集行業,搬運、分揀等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力,但是上述崗位工資不高,機械重復,對從業者來說并無太大吸引力。同時,“6.18”、“雙十一”等階段性的超高消費讓物流行業承擔巨大的壓力,而智能物流的快速、有效的工作效率,能大大緩解壓力。

智能物流的未來場景

目前,無人機、無人車、無人倉、無人超市等無人科技和智能技術,已成為當下領先物流企業的標配。

楊達卿說道,物流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,科技將推進物流更高效精準。菜鳥網絡今年啟動IoT戰略,全面推進倉儲分揀、運輸等物流服務的自動化、無人化、智能化。目前階段,智能物流的推進,需要力求圍繞樞紐環節重點突破,優先推進倉儲等樞紐平臺的智能化,倉儲是物流全鏈條智能化的驅動器;需要注意全流程的標準化銜接,建立有全流程穿透力的數字主渠道,避免出現服務孤島。

從某種意義上說,智能物流確實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。覃崇認為,目前我國智能物流還存在很多問題:管理機制不健全、智慧化程度低、技術落后、缺乏人才等。針對上述問題,首先要積極推進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,加大創新力度,同時,整合資源,推進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資源共享,此外,借鑒國外經驗,培養相關專業人才,優化資源配置。

未來的物流會是什么樣?未來,由于物流已超越傳統貨物運輸的概念,現代物流體系將成為智能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戰略資源;通過智能物流建設,大大提升城市流通效率。

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指出,城市物流是供應鏈基礎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未來智能物流的重要實現場景。目前,不少國家相繼開展空間物流相關科學研究,以解決城市交通、安全、用地、成本效率等問題,自動物流系統將帶來全新的工作與生活方式。

業內認為,發展物流業要在推進技術、占有市場的同時,做好物流標準體系建設。要基于大數據提升物流管理技術,做好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的有效融合。要發揮市場機制,進一步統籌物流管理體制,消除地區障礙。

楊達卿認為,智能物流和智能供應鏈利于城市中“人、貨物、場站、車輛等高效聯動,讓城市物流的運轉更高效更精準,也讓城市產業供應鏈的協同更優化、更高效。這有助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產業布局的優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未來城市發展將既包括利用智能城市建設實現資源有效利用,也包括城市空間的立體開發,從物流的角度而言,就是構建智能融合的城市空間物流配送新體系。

研究表明,地下物流系統不僅具有速度快、準確性高等優勢,而且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、減少環境污染、提高城市貨物運輸的通達性和質量的重要有效途徑,符合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發展要求,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。覃崇也提到,目前世界上的一些發達國家在地下物流系統的可行性、網絡規劃、工程技術等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工作。

陳湘生認為,運用地下空間建設立體智能的物流體系具有重要意義,將成為緩解交通問題、環保問題,節約城市空間的有效手段。“基于智慧城市的物聯網、大數據和未來基礎設施統一規劃設計,自動物流系統必將給人類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發展模式。”

責任編輯:黃凌睿

10

網友評論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,登錄| 注冊

用戶登錄

用戶名

密碼

下次自動登錄 忘記密碼
沒有賬號 馬上注冊

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

QQ賬戶
新浪微博
騰訊微博

綁定手機

今日推薦

  •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以黨建工作凝聚報社發展
  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以黨建工作凝聚報社發展內生動力

  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以黨建工作凝聚報社發展內生動力

  • “應急”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產業應加快發展
    “應急”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產業應加快發展

    “應急”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產業應加快發展

  • 北京月均房租升至近5000元 專家:多渠道增
    北京月均房租升至近5000元 專家: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

    北京月均房租升至近5000元 專家: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

  • 上半年煤企利潤總額1564億元 行業效益持續
    上半年煤企利潤總額1564億元 行業效益持續好轉

    上半年煤企利潤總額1564億元 行業效益持續好轉

  • 網易的“中場戰事”:電商規模擴大 游戲營
    網易的“中場戰事”:電商規模擴大 游戲營收縮減

    網易的“中場戰事”:電商規模擴大 游戲營收縮減

  • 技術創新+精細化服務雙催化上半年司爾特成
    技術創新+精細化服務雙催化上半年司爾特成績亮眼

    技術創新+精細化服務雙催化上半年司爾特成績亮眼

推薦圖片

  • 架構合作共贏橋梁 開創服務貿易未來
  • 青島已開行中亞國際班列3039列
  • 科技引領智慧生活
  • 小小“工程師”

推薦視頻

  • 護苗凈網從我做起
  • 架構合作共贏橋梁 開創服務貿易未來
  • 青島已開行中亞國際班列3039列
  • 科技引領智慧生活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
首頁 | 關于我們 | 免責聲明 | 工作機會 | 聯系我們 | 留言本
中國產經新聞網京ICP備12045245版權所有:Copyright ? 2006-2017cien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關注我們
微信公眾號
官方微博
中國產經新聞網官網 www.58969847.com
网球规则与打法图解